(三)联系后世医学

《内经》的理论是从实践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而且两千多年来,一直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后世有不少医家结合各自的医疗实践,把《内经》理论具体运用于临床,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并加以总结,丰富并发展了《内经》的理论。例如仲景《伤寒杂病论》,就是根据《内经》理论,结合自己临床实践写成的辨证论治专著。皇甫谧的《甲乙经》,是将《内经》经脉刺法的内容,分类整理而成的针灸学专著。以刘完素为代表的河间学派,根据《内经》火热病机,创立了火热、攻邪、养阴学说。以张元素为代表的易水学派,根据《内经》脏腑病形,发明了脏腑辨证,药物归经学说。正如李士材对他们的评述:“刘完素撰著《六书》,发明亢制之理,洞如观火,然偏主于热,岂能尽六气之变。”“张子和《儒门事亲》,惟主汗、吐、下三法,固当有起死之功,误即有伤生之惨;是唯气强者宜之,稍挟虚者在所痛禁。”“李东垣发明内伤极类外感,实有分别;且以土为万物之母,多注意于扶脾,确然元本,旷古未发之旨也。”“朱震亨著《格致余论》、《局方发挥》等书,谓‘阳易于动、阴易于亏’;独重滋阴降火,盖补东垣之未备也。”“总之阐《内经》之要旨,发前人之未备,不相摭拾,适相发明也。”后世医家的许多著述,都为我们学习《内经》提供了丰富的宝贵资料,并可帮助我们扩大视野,开拓思路,加深对经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