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经络的重要意义
夫十二经络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
《灵枢•经别》
〔讲解〕
本文论述经络对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影响,以及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经络运行气血,协调阴阳,使体内脏腑与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紧密配合,协调一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必不可少的组织。经络运行气血,若经络气血阻滞而不通或气血郁结而化热,前者会造成有关部位的疼痛或肿胀,后者则见红、肿、热、痛。经络气血不足,局部形体组织失养,就会出现病变部位麻木不仁,运动不能,肌肤痿软等症。经络协调阴阳,如经络中的阳气(包括卫气、原气)不足,就会出现局部发凉或全身畏寒的症状,即所谓阳虚则寒。经络的阴气(包括营气、血液)不足,因阴虚阳盛会出现五心烦热等症状。经络内属脏腑,外系肢节,是全身联系的通道,同时也是病邪在体内传导的路径。病邪侵袭体表后,可以通过经络而转入内脏,由于内脏之间也由经络连贯,病邪又可循经络由一脏传入另一脏,所以病邪的传变又可称为“传经”。因此《内经》认为疾病的形成与经络有密切的关系。经络具有联系人体各部分的特殊功能,当经络或内脏功能失调时,运用针灸、推拿、气功等疗法,刺激体表的一定穴位,也可将治疗性刺激由经络传导到有关部位和内脏,发挥和畅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所以经络与人体的健康、疾病的治疗也密切相关。
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灵枢•经脉》
〔讲解〕
本文进一步论述经络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方面的重要意义。
经络学说在中医诊断学和治疗学的运用,十分普遍广泛。如《素问•三部九候论》全身通体上下遍诊法,就是以十二经分布所在的部位,分别进行切脉以诊察疾病的方法。至于独取寸口之法,正如《难经》所说:“十二经脉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也是以《内经》经络理论为根据的,所以经脉在决断人的死生及疾病的吉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人体通过经络联系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当某一部位发生病变时,可因经络的传导,在远隔病灶的其他部位出现异常反应,临床可以根据这些特殊的症候而推断某个部位的病变。如头的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均循头面,厥阴经亦上会于巅顶,故可根据发病部位,参照经络循行,协助诊断,大抵头后部头痛下连于项,为太阳头痛,前额部及眉棱等处头痛为阳明头痛;头之两侧头痛连及耳部为少阳头痛;巅顶头痛为厥阴头痛。可见,要正确诊断疾病,必须熟悉经络的结构和功能。
经络能运行气血、协调阴阳,临床可使用针刺等治法,通过选择适当的穴位和运用适量的刺激,激发经络本身的功能,发挥泻其有余、补其不足、恢复阴阳平衡的治疗作用。所以在疾病情况下,出现气血不和及阴阳偏胜等虚实证候时,就可运用针灸等治法,通过调气,扶正祛邪,使机体回复到正常的状态。由此《内经》认为经络对诊治疾病,决断生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临证意义〕
《内经》十分重视虚实辨证,强调十二经病候皆有虚实寒热之分,在辨证时尤需首先注意辨别虚实。如《灵枢•经脉》论述十二经脉循行和主病时,在肺手太阴、大肠手阳明、胃足阳明、肾足少阴条下,列举了气盛有余、气虚不足的症候,突出了经络虚实辨证,对后世临床的发展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如《灵枢•经脉》载手太阴肺经气盛有余与气虚不足均有肩背痛与小便异常的症状。气盛有余者,兼见风寒、汗出中风;气虚不足者,兼见形寒,少气不足以息诸症。前者责之邪盛,因外邪侵犯手太阴肺经,邪阻经络则肩背痛;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则小便数而欠。后者是由肺虚失于宣化,经气不足,失于温煦则肩背痛;经气不足,膀胱气化不行则尿色变。症候相似而病机虚实迥异,示人应根据十二经症候,全面加以分析,进行辨证,判别虚实,这对后世临床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朱丹溪治一男子小便不利,用通利药反剧,丹溪认为:“此积痰也。痰积在肺,肺为上焦,膀胱为下焦,上焦闭则下焦塞,譬如滴水之器,必上窍通,而后下焦之水出焉。”乃以吐法治之,吐已,病如失。这是小便不利,属实,从肺论治而获效。又如李中梓治一人,小便不利,自服利尿药,病益甚,认为“右寸数大,是金燥不能生水之故,惟用紫菀五钱、麦冬三钱、五味十粒、人参二钱”,一剂而小便涌出如泉。这是小便不利,属虚,从肺论治同样获效。可见临床通过对十二经病候的虚实辨证有利于正确处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