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三阴三阳的离合关系
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1)。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2)。
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3)。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4)。
《素问·阴阳离合论》
〔讲解〕
本文论述三阴三阳的离合关系,并以开、阖、枢概括它们的生理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1)“离”,分离。“合”,并合。张介宾说:“分而言之为离,阴阳各有其经也;并而言之为合,表里同归一气也。”即是说,阴阳具有可分性,又存在统一性。阴阳离合,就是对阴阳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关系的表述。宇宙间一切事物,分之可十百千万,合之则可归结为阴阳的变化。从人体经络来看,分而言之,有阴经、阳经及太、少、明、厥之分;合而言之,阴阳表里相合,各经气血相通,又是互相联系的统一整体。
“太阳为开”,是指太阳为三阳之表,敷布阳气于全身,主司人体卫外功能,所以叫做“开”;“阳明为阖”,是指阳明为三阳之里,主受纳腐熟水谷,化生精微以入于脉,所以叫做“阖”;“少阳主枢”,少阳为三阳之半表半里,是阳气出入的枢纽,三焦门户之所在,所以叫做“枢”。正如吴崑所说:“太阳在表,敷畅阳气,谓之开;阳明在里,受纳阳气,谓之阖;少阳在于表里之间,转输阳气,犹枢轴焉,谓之枢。”张介宾也说:“太阳为开,为三阳之表也;阳明为阖,为三阳之里也;少阳为枢,谓阳气在表里之间,可出可入,如枢机也。”其义并无二致。
(2)搏,与搏通。“搏而勿浮”,有结合而不散的意思。高世栻注:“若不开不阖不枢,搏聚凝一而弗浮,但命曰一阳。”上文是说三者之间,虽有主开、主阖、主枢的不同,但并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相互紧密联系的,所以结合起来讲,称为“一阳”。正如高氏所说:“论三阳之离合,自其离者而言之,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自其离而复合者言之,舍阖则不能开,舍开则不能阖,舍开阖则不能为枢。是三经者不得相失也。”可见三阳开阖枢,是三阳经生理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高度概括。
(3)本文讨论三阴经的离合关系。“太阴为开”,是指太阴为三阴之表,输布水谷精气于全身,以充养四肢,所以叫做“开”;“厥阴为阖”,是指厥阴为三阴之里、贮藏血液以制约风阳,所以叫做“阖”;“少阴为枢”,是指少阴居太阴、厥阴之间,为人身阴阳之本,主管开阖之权,所以叫做“枢”。正如吴崑所说:“太阴居中,敷布阴气为之开;厥阴谓之尽阴,受纳绝阴之气谓之阖;少阴为肾,精气充满,则脾职其升,肝职其阖,肾气不充,则开阖失常,是少阴为枢轴也。”张介宾也说:“太阴为开,居阴分之表也;厥阴为阖,居阴分之里也;少阴为枢,居阴分之中也。开者主出,阖者主入,枢者主出入之间。”张注虽从表里而言,其实也以脏气功能为本。
(4)“搏而勿沉”,高世栻注:“若不开不阖不枢,搏聚凝一而弗沉,命曰一阴。”即是说,三阴经如没有开阖枢之分,结合起来还是称为“一阴”。同样说明三者之间也不是各自孤立的,虽有不同的生理特点,但相互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正如高氏所说:“若夫三阴之离合也,离则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离而复合,是三阴经者开阖相资,枢转相济,不得相失也。”
上文主要说明阴阳可分可合,并指出三阴三阳经各自的生理特点——开、阖、枢。这对于理解阴阳的基本意义以及人体内在的阴阳运动变化规律都具有重要意义。
〔临证意义〕
《内经》提出“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这是对人体三阴三阳经生理特点的高度概括。同时,其病理变化也集中反映为三阴三阳开阖枢作用的失常。例如邪犯太阳之表,太阳之气不能主“开”,卫外功能失常,或腠理闭阻而无汗,或腠理空疏而汗出,都是开之不及或开之太过的表现。故仲景以麻黄、桂枝两方立法,恢复太阳主开的作用。其它兼证、变证等病,皆由太阳初病失治所致。如果邪传阳明、阳明之气不能主“阖”,或热蒸于外而汗出,或热聚于内而便结,都是当阖不合,或阖而太过的表现。故仲景以白虎、承气两方立法,恢复阳明主阖的作用。其它兼证,变证等病,多由阳明初病失治所致。如果邪传少阳半表半里,少阳之气不能主“枢”,邪气既不能还出太阳之表,亦不能内入阳明之里,介于太阳、阳明之间,出现口苦、咽干、目眩等症,汗吐下法在所禁用,故仲景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之邪,恢复少阳主枢的作用。其它兼证,变证等病,多由少阳失治、枢机不利所致。
三阴经在病理情况下,也常表现为开阖枢正常作用的失常。例如阴寒之邪侵犯太阴,太阴之气不能主“开”,脾阳失运,升降失调,出现腹满吐利等证,这是脾气不能散精归肺,营养全身,开之不及的表现,故仲景以四逆辈(指理中汤,回逆汤之类)立法,恢复太阴主开的作用。其它兼证、变证,多由太阴误治所引起。如果邪犯少阴,少阴之气不能主“枢”,水火共济失调,或从阳化而为热,或从阴化而为寒,出现“下利清谷”,“手足厥逆”,或“心中烦,不得眠”等证,皆为少阴不能主枢的表现。故仲景以四逆、黄连阿胶两方立法以救其偏,恢复少阴主枢的作用。其它兼证、变证,多由少阴阳虚或阴虚所引起。如果邪犯厥阴,厥阴之气不能主“阖”,则相火不藏。相火不藏,则上盛而为热,下虚而为寒,因此厥阴病多见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的证候。由于寒热失调,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又可伴见厥热胜复(厥冷与发热交替出现)的现象,凡此皆是厥阴不能主阖的表现。故仲景以乌梅丸立法,寒热并调,酸苦辛热合用,恢复厥阴主阖的作用。其它兼证,变证,多由厥阴之偏寒、偏热所致。
三阴三阳开阖枢虽然各有不同特点,但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例如太阳之阖可影响阳明之开、阳明之阖,亦可影响太阳之开,少阳为枢,对太阳与阳明均可互相影响。这在《伤寒论》中有较为详细的论证。正如《素问·阴阳离合论》所说:“阴阳𩅞𩅞(𩅞,音义同冲。阴阳之气冲冲往来,流行而不止),积传为一周(日夜周行于全身),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这是人体表里内外相互为用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