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运主岁的太过不及
主岁何如⑴?岐伯曰: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2);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3);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于畏也(4)。
《素问•五运行大论》
[讲解]
本文论述五运主岁的太过不及及其乘侮关系。
(1)“主岁”,指值年岁运,亦称中运。以五年为一周期,统主一岁的五运之气。如甲己年为湿土用事,统主一年岁气;乙庚年为燥金用事,统主一年岁气等等。五运各有所主之岁,并有阳年阴年之分,因此五运之气常会出现太过或不及。
(2)“气有余”,指值年岁运之气太过。凡年干属阳均为岁运太过之年。十干中,甲、丙、戊、庚、壬属阳,如逢甲年,便是土运太过;逢丙年,便是水运太过;逢戊年,便是火运太过;岁运之气太过,从自然气候变化来说,是种平衡失调的现象,因为五行气运是一个整体系统,某一方的偏盛,必然导致另一方的偏衰,比如木运太过之年,风气偏盛,由于风速的増强,势必导致湿度降低,空气干燥度也相应受到影响,正如张介宾注云:“假令木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土受其克,湿化乃衰;侮所不胜,则金反受木之侮,而风化大行也。”人体五脏与四时五气相通相应,如果在上述气候变化影响下,自身适应能力或抗病能力减弱,就会受到风邪的侵袭而发生疾病。当其肝木受病之后,肝气有余,势必使脾土过度受克,同时也可因肝气升发太过,影响肺金之气的清肃下降,因此可以出现眩晕、胁痛、食少、腹泻、呕吐等症。如《素问•气交变大论》所说:“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甚则忽忽善怒,眩冒巅疾。……反胁痛而吐甚。”此即所谓“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的意思。
(3)“气不及”,指值年岁运之气不足。凡年干属阴均为岁运不足之年。十干中,乙、丁、己、辛、癸属阴,如逢乙年,便是金运不及;逢丁年,便是木运不及;逢己年,便是土运不及;逢辛年,便是水运不及;逢癸年,便是火运不及。岁运之气不及,也是气候平衡失调的一种现象,因为五运之气某一方的偏衰,必然导致另一方的偏盛,比如木运不及之年,风气偏衰,风速过分减弱,势必导致燥气偏盛,湿度也相应受到影响,张介宾注云: “木气不足,则己所不胜者,乘虚来侮,而金令大行;己所胜者,因弱相轻,而土邪反甚也。”就人体来说,凡是反常的气候变化,同样会影响到脏气的正常活动,如果不能自我调节,也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当肝木之气升发不足,肺金肃降之气必然太过,同时由于肝气疏泄失职,又会导致脾气壅滞而影响肝木,因此可以出现胁痛、少腹痛、咳嗽、肠鸣、腹泻等症。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木不及,燥乃大行……民病中清,胠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咳而鼽”等症(中清即中气虚寒)。此所谓“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的意思。
(4)“侮”,欺侮,恃强凌弱的意思。“侮反受邪”,即恃强凌弱,肆意侵犯别人的,自己也会受到邪气的侵袭,如张志聪注:“此言乘侮而反受其复也。如岁木不及,则所不胜之金气侮而乘之,而金反自虚其位矣。至秋令之时,金气虚而反受木之子气来复,则火热烁金,所谓侮反受邪也。”为什么出现“侮而受邪”的情况?经文指出“寡于畏也”。“寡”,缺少的意思。畏,指正常的克制。意即出现上述情况,是因为五行气运之间缺少正常的制约关系所致。如张志聪注:“侮而受邪,因木气不及,而金气又能制木,寡于畏之故也。”可见五行气运之所以能维持相对平衡,主要在于相互制约,有了正常的制约关系,偏衰者就会得到扶持,偏盛者就会受到抑制,这就是“制则生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