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时发病规律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1);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2);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3);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4);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5)。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支(6)。故春善病鼽衄(7),仲夏善病胸胁(8),长夏善病洞泄寒中(9),秋善病风疟(10),冬善病痹厥(11)。
《素问•金匮真言论》
〔讲解〕
本文论述四时五脏发病规律。
(1)“东风”,为产生于东方的气流。其运行方向,自东向西,其性温暖,在五行属木。这种自东西行的温暖气流盛行于春季,主导春季的正常气候,所以说“东风生于春”。春气通于肝,春天的主气是风,故病变多发生在肝。“俞”,周学海说:“俞,应也,非俞穴。”“俞在颈项”,即是说肝经的病变反应在颈项部位,如头痛项强之类,大多与春天肝阳上升,风气主令有关。
(2)“南风”,为产生于南方的气流。其运行方向,自南向北,其性炎热,在五行属火。这种自南北行的炎热气流盛行于夏季,主导夏季的正常气候,所以说“南风生于夏”。夏气通于心,夏天的主气是火,火的病变多发生在心,心少阴脉,循胸出胁,故病变大多反应在胸胁部位,如胸胁疼痛之类,大多与夏季心火偏盛,火气主令有关。
(3)“西风”,为产生于西方的气流。其运行方向,自西向东,其性干燥,在五行属金。这种自西东行的干燥气流盛行于秋季,主导秋季的正常气候,所以说“西风生于秋”。秋气通于肺,秋天的主气是燥,燥的病变多发生在肺。肺居胸中,背者胸中之府,肩背相次,故病变大多反映在肩背部位,如肩背疼痛之类,大多与秋季肺燥偏盛,燥气主令有关。
(4)“北风”,为产生于北方的气流。其运行方向,自北向南,其性寒冷,在五行属水。这种自北向南的寒冷气流盛行于冬季,主导冬季的正常气候。所以说:“北风生于冬”。冬气通于肾,冬天的主气是寒,寒的病变多发生在肾。肾藏腰间,腰者肾之府,腰股相连,故病变大多反应在腰股部位,如腰股疼痛之类,大多与冬季肾阳不足、寒气主令有关。
(5)五方的中央属土,其性多湿,与长夏季节相应。长夏季节。雨量较多,气候潮湿,故与五行中的土相合。土气通于脾,长夏的主气为湿,湿的病变多发生在脾。脾邻近腰脊,故病变反应多在腰脊部位,如腰痛,转侧不利之类,大多与长夏脾气运化不及,湿气主令有关。
(6)春令阳气上升,风阳上扰,故病多在头部;夏令阳气盛长,热灼胸中,故病多在心脏;秋令阳气下降,气津失宣,故病多在肩背;冬令阳气闭藏,不能外达于四末,故冬病多在四肢。
(7)春气通于肝,春季易感受风邪,引起鼻塞、流涕等症。若肝气升发太过,则风阳上干,伤及络脉而病鼻衄等症。
(8)“仲夏”,这里不是指夏季的五月份(农历),而是指代夏季,以别于长夏。因夏气通于心,夏季易感受热邪,引动心火,心火内郁,则脉道壅滞而病胸胁满痛。
(9)“长夏”,指农历的六月。长夏季节,多雨多湿,故通于脾,脾为湿困,阳气不运,则病洞泄寒中。“洞泄”:一名寒泄,证见食已即泄,水谷不化。丹波元简说:“水谷不化,如空洞无底,故谓之洞泄。”一名濡泄,如《医宗必读》载:“洞泄,一名濡泄,泻下多水也。”据《内经》“湿胜则濡泄”之说,当指后者。“寒中”,指里寒证。
(10)“风疟”,指夏季暑邪内伏,复感风邪而发的一种疟疾。秋气通于肺,若暑邪内伏,肺气失宣,风寒外袭,则易引动伏邪而病风疟。《医宗必读》谓“风疟恶寒自汗,烦燥头疼,必先热后寒,宜柴胡、苏叶、细辛、白芷、羌活、生姜之类。”
(11)“痹厥”,指四肢冷的一类病证。吴崑注:“此所谓痹,寒痹也;此所谓厥,寒厥也。”冬气通于肾,若肾中阳气不足,则寒邪易于入侵,寒伤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则易形成痹厥之证,故曰冬季多病痹厥。
〔临证意义〕
在常年气候运动中,五脏各自有它所主的时令季节,不同的季节气候,对不同的脏器功能,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春气温暖多风,人体易于感受风邪,“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春季多见头痛眩晕、清涕鼻塞、咽喉肿痛等症,治宜疏风清热,可用桑菊饮加减;风气内通于肝,肝气春升,阳气升发于上,风阳随经上犯,则易致鼻络破损,发为鼻衄,治宜清肝散风宁络,可用上方去杏仁、桔梗,加入白芍、丹皮、茅根、藕节之类。夏天气候炎热,与心气相通。心脉循胸出胁,故夏季暑热内伤,病位多在胸胁,如见身热、多汗、心烦、口渴,倦怠少气,脉大无力,甚至呼吸喘促等症,治宜清暑益气,方如清暑益气汤(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西瓜翠衣、粳米、甘草)。长夏气候潮湿,与脾气相通,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故病多见洞泄寒中,治宜运脾除湿,方如胃苓汤(苍术、厚朴、陈皮、甘草、桂枝、白术、云苓、猪苓、泽泻);若中寒较甚而泄泻者,治宜温运中阳,方如理中汤之类。秋天气候干燥,内通于肺,肺为凉燥之气所伤,则见口鼻干燥,干咳无痰,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红苔白而燥,这是燥气与风寒合并的表现,治宜苦温平燥,可用杏苏散加减;若肺为温燥之气所伤,则见鼻燥咽干,干咳无痰,发热恶风,头胀咽痛,舌红苔薄黄而干等症,治宜清润肺燥,可予桑杏汤加减;若肺燥津伤较甚,症见烦热口渴,气逆喘咳,咳痰带血,大便秘结者,可予清燥救肺汤(石膏、甘草、桑叶、沙参、杏仁、胡麻仁、阿胶、麦冬、枇杷叶)。冬季气候寒冷,内通于肾,肾中阳气为寒气所伤,经脉气血运行不利,故多见腰股四肢骨节疼痛,治宜温阳行痹,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1)。夏伤于暑,秋为痎疟(2)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1)。冬伤于寒,春必温病(4)。四时之气,更伤五藏(5)。
《素问•生气通天论》
〔讲解〕
本文论述四时伏气致病的规律。
(1)春伤风邪,风气通于肝,若邪气久留不去,则肝气郁滞犯脾,则脾气运化失常,脾湿不化,而发为洞泄。
(2)“痎疟”,疟疾的总称。《内经》认为:夏伤暑气,邪伏半表半里之间,及至秋凉外束,外邪触动内邪,则发为疟疾。如吴崑说:“夏伤热邪,即病者为暑病,若不病而延于秋,秋凉外束,金火相战,则往来寒热,是谓痎疟。”这是从气候条件来理解受病与发病的原因,说明古人已意识到疟疾的形成,是由于有伏邪的存在,疟疾的发作,又与一定的诱因有关。
(3)“痿厥”,指四肢不用,皆因久咳经气厥逆,四肢失养所致。秋天燥气主令,何以说:“秋伤于湿”?王安道在《医经溯洄集》中作了较为正确的解释:“湿乃长夏之令,何于秋言?秋虽亦有三月,然长夏之湿令,每侵过于秋而行,故曰秋伤于湿。”王氏之说在《素问•水热穴论》里面也可找到论据,如经云:“秋者,金始治,肺将收杀,阴气初胜,湿气及体”。说明初秋的湿邪仍会伤害人体。湿邪留滞太阴,内敛之阳气不得宣发,至冬令寒气相迫,肺气失于宣降,故上逆而为咳嗽。久咳而成痿证。
(4)本句的解释,约有三说:一是认为冬天伤于寒邪,伏蔵体内,由于正气尚盛,不立即发病,到春季阳气外发,邪从热化,发为温病。这与《内经》论述伏邪的旨意相符,二是认为冬不藏精,使肾失封藏之职,肾阴不足,则阳邪易犯,故善病温。此与《内经》“藏于精者,春必病温”之义颇合。三是认为人体阳气为冬日严寒所折,到春季郁结之阳气为外邪触发,发为温病。结合临床,此说也不无道理。以上三种说法虽有所不同,但总的精神都认为人体不能适应冬天的气候变化,同时又有热邪存在,才会发为温病。
(5)“更”,即更迭,交替。四时正常气候叫六气;非其时而有其气,能使人致病的因素叫六淫。这叫四时异常气候。风、寒、暑、湿、燥、火,正常时叫六气,异常时叫六淫。此总结前文,说明四时之气若互有偏胜,就会交替地伤害他脏。
〔临证意义〕
人体感受外邪,发病有两种不同情况,一是感而即发,一是伏而后发。本文所论述的就是后一种。
例如春伤于风,至夏季发生洞泄,原因是春天风气主令,肝与风相通,如果此时肝受风邪而不立即发病,邪气便留连体内,致使肝气疏泄失常,影响脾胃运化,随着时令季节的推移,肝愈郁而脾愈湿,肝气实而脾气虚,脾胃腐熟运化无权,升清降浊功能障碍,因而发生完谷不化的腹泻,故又称飧泄。这种由于肝风脾湿而引起的腹泻,最容易误诊为脾胃虚寒腹泻,如《医宗必读》载:“大宗伯董玄宰,夏初水泄,完谷不化,曾服胃苓汤及四君子汤,不效。余曰:经云: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谓完谷也,用升阳除湿汤(苍术、柴胡、羌活、防风、神曲、泽泻、猪苓、陈皮、麦蘖、甘草、升麻)加人参二钱,三剂顿止。”
又如,秋伤于湿,至冬季发生咳嗽,甚至发为痿厥。因初秋湿胜,燥气不及,太阴为湿邪所伤,阳气遏郁而化热,至寒冬令气相迫,肺气失于宣降,故上逆而为咳嗽。若湿热久留脾肺,脾气健运无力,肺气治节不行,湿热流注下肢,浸淫筋脉,筋脉弛缓,也可引起下肢痿废不用。如张载人治东门高三郎,咳嗽半夏,耳鸣三月矣,嗽脓血,面多黑䵟(hán含,即指黑色),身热,喉中不能发声,载人曰:嗽之源,心火之胜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冬水既旺,水湿相接,隔绝于心火,火不下降,反而炎上,肺金被烁,发而为嗽,金煅既久,声不能发,医者补肺肾,皆非也。令备西瓜、冰雪等物,乃用涌泄之法,维以去湿之药,病日已矣。”(《古今医案按》)按此乃湿邪郁久化热,上蒸于肺所致。症见“嗽脓血”,未可作肺痈论,所载案中,尚有“痰如黄白脓痰”之类语,故此“嗽脓”亦当作如是观。
电子版注:
1、原书有“俞在径项”字样,“径”应为“颈”,电子版已经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