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 根
〔原文〕甘益胃,寒降火。治呕哕反胃,胃热火升,则呕逆食不下。《金匮》方:芦根煎服。消渴客热,伤寒内热,止小便数。肺为水之上源,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始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肾为水脏,而主二便,三经有热,则小便数,甚至不能少忍,火性急速故也。芦中空,故入心肺,清上焦热,热解则肺之气化行,而小便复其常道矣,能解鱼蟹河豚毒。取逆水肥厚者,去须节用。
【讲解】芦根长于清热生津,止呕除烦。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芦苇的地下茎。采挖后去泥土、须根,剥去皮膜,洗净晒干备用。用鲜者,疗效更佳。
本品甘寒质轻,入肺、胃二经。长于清肺热而祛痰排脓,清胃热而生津止呕,且有清热而不伤胃,生津而不恋邪的特点。故常用治温病初起或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胃热呕逆及肺热咳嗽、 肺痈等证。又因肺为水之上源;肺热清,气化行,小便自利,故言能清热利尿。亦治小便短赤,热淋涩痛。
此外,本品兼有宣透之性,疹出不透亦可用之。
【临证应用】 芦根用于温病初起,发热咳嗽,咽痛,可配菊花、桑叶、银花等,常用方剂如桑菊饮、银翘散中皆用之。治热病津伤,烦热口渴,多与石膏、麦冬、天花粉等配伍;治胃热、呕逆,可单用煎浓汁频饮,或与竹茹、生姜汁合用,如芦根饮。 治肺热咳嗽,痰稠色黄者,配桔梗、杏仁、黄芩等用;若肺热成痈,咳吐脓血,则配鱼腥草、银花、薏苡仁等共奏清热排脓之效。古用苇茎汤治肺痈,苇茎者,系芦苇地上茎,现所用者皆为芦根。
民间以芦根解鱼蟹毒,如中河豚鱼毒者,以鲜品500克捣汁服 或水煎频服。
总之,芦根质轻,药力薄弱,多作辅助药用, 一般不用为主药。
【用量用法】15—30克,煎服。鲜品可加倍使用,或捣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