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结

理气药能调理气分,疏畅气机,凡气滞之证均可选用。本类药大多为辛温香散之品,易耗气伤阴,故气弱阴虚者慎用。

理气药随其作用侧重的不同,可分为行脾胃气滞、疏肝解郁、降气三类。

一、行脾胃气滞:这类药包括陈皮、枳实、枳壳、木香、乌药、檀香、薤白、大腹皮、甘松、山柰等,均能行脾胃气滞,以治脘腹胀痛之证。其中陈皮长于理脾肺之气而有健脾燥湿化痰之功,凡气滞不行、痰湿不化之证皆常应用;枳实苦泄力大,行气功强,偏于破气,善消痞积;枳壳力缓,偏于理气而善宽胸消胀;木香善调肠胃之气滞,以治痢疾后重之证;乌药并能下达肾经,而温肾散寒;檀香散寒止痛,用于寒凝气滞或气滞血瘀之证;薤白最善通阳散结,为治胸痹要药,并能下气泄滞,兼治下痢后重;大腹皮功擅下气宽中除湿,又有利水消肿之功;甘松、山柰用于气滞脘腹冷痛。

二、疏肝解郁:这类药有青皮、香附、佛手、香橼、川楝子、荔枝核等,都能疏解肝气郁结,以治胁肋胀痛之证。其中青皮破气力强,能消痞积; 香附又善调经止痛;佛手、香橼功效相近,二者并能和胃止呕,然佛手作用较为缓和; 川楝子性寒,用于肝郁气滞之偏于热者; 荔枝核善治疝气、睾丸肿痛。

三、降气:包括有沉香、刀豆、柿蒂等,均有降逆平喘,或降气止呃作用。沉香长于降肺气以纳肾平喘,并能温中止痛;刀豆、柿蒂以降胃气为主,为治呃逆要药。梅花善能疏肝和胃,常用于肝胃气痛。

理气药功用归纳简表

药名 性味 归经 功效 主治 用量 备注
陈皮 辛、苦、温 脾、肺 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①胸腹胀痛、呕吐 ②咳嗽痰多 3—10克
青皮 苦、辛、温 肝、胆、胃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①胁肋胀痛、疝气痛 ②癥瘕积聚 3—10克
枳实 枳壳 苦、辛、微寒 脾、胃、大肠 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①食积痰滞、胸腹痞满胀痛、便秘 ②泻痢后重 ③胸痹、结胸 3—10克 大剂量至15克
香附 辛、甘、 微苦、 平 肝、三 焦 疏肝理气解 郁,调经止痛 ①肝气郁滞,胁肋胀痛 ②月经不调、痛经 6—10克 醋制加强入肝止痛之功
木香 辛、苦、 温 脾、胃、大肠、胆 行气,调中,止痛 ①胸腹胀痛 ②湿热泻痢 ③黄疸 3—6克 行气滞者生用,止泻者煨熟用
乌药 辛、温 肺、脾、肾、膀胱 行气,散寒,止痛 ①寒郁气滞,胸腹胀痛 ②膀胱冷气、尿频遗尿 3—10克
佛手 辛、苦、温 肝、脾、胃、肺 疏肝理气,止痛,和胃化痰 ①脘腹胁肋胀痛 ②咳嗽痰多 ③嗳气呕吐 6一10克
香橼 辛、微苦、酸、温 肝、脾、肺 与上相似, 然作用略强 同上 3—10克
沉香 苦,辛、 温 脾、胃、肾 行气止痛, 温中散寒, 降气纳肾 ①胸腹胀痛、呕吐呃逆 ②气喘 1—1.5克 研末冲服或磨汁服
檀香 辛、温 脾、胃、肺 理气调中,散寒止痛 胸腹气滞胀痛 1一3克 紫檀功用与之相似
川楝子 苦、寒、有小毒 疏泄肝热, 行气止痛, 杀虫疗癣 ①脘腹胁肋疼痛、疝痛 ②虫积腹痛 ③头癣 3—10克 外用适量 苦楝皮:功专杀虫
荔枝核 辛、温 肝、胃 行气,散寒,止痛 疝气、睾丸肿痛 10—15克
薤白 辛、苦、温 肺、胃、大肠 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①胸痹 ②泻痢后重 5—15克
大腹皮 辛、微温 脾、胃、大肠、小肠 下气宽中,利水消肿 ①脘腹胀满 ②水肿、脚气 3—10克
甘松 辛、甘、温 脾、胃 行气止痛,开郁醒脾 胸腹痛胀 3—6克
山柰 辛、温 温中行气,止痛 同上 3—6克
刀豆 甘、温 胃、肾 降气止呃 呃逆呕吐 10—15克
柿蒂 苦、平 降气止呃 呃逆 6—10克
梅花 酸、平 肝、胃 疏肝解郁 和中开胃 胸胁脘腹胀痛,梅核气 3—6克

复习思考题

1、试述理气药的定义及其适应证。

2、橘红、枳实、木香、乌药、香附、川楝子、薤白、沉香的功效和适应证各怎样?

3、比较橘红与枳实、木香与香附、乌药与沉香的功效和主治。

4、青皮、川楝子、大腹皮、薤白、降香功效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