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 聂尚恒治小儿泄泻案
予家仆一幼男,年二岁,泄泻不止,医用药不效,抱来予看。见其面赤、身发热、口渴又甚。初疑其热泻,用四苓散加木通、车前子,略加姜汁炒黄连少许,一剂与之。又看其儿,神气困倦,疑其未必热也,戒之曰:此药煎熟,姑用酒杯少与半杯,若服不相宜,即止勿服,速来换药。其儿服药半酒杯,泄不止而又呕吐。其母又抱来看,而其身热、面赤、口渴则如故也。予知其脾胃极虚,则阳气无所依,而欲外散,是以身热、面赤;脾胃极虚,则津液内枯,是以口渴。因制参术姜桂饮与之服,一剂而泄止,服二剂而痊安。
原用参术姜桂饮:
人参五分 白术(炒)七分 干姜(炒) 官桂各三分 白茯苓 扁豆(姜汁炒) 山药(炒)各六分 广陈皮 熟甘草各四分
生姜一片(去皮),好胶枣一个(去核,洗净)同煎。
小儿虚寒吐泻,犯此症者甚多,时医见其身热、面赤、口渴,皆视为热症,而投以凉剂,其误甚矣。凉剂误投,或半日,或一日,或二日,即传慢惊而死者,不可胜计,而庸医俱籍口病不可治,不知其投凉实杀之也。彼且以为纯阳何虚之有,至于脾胃虚极,阳气外散,极虚似热之理,则举世执迷,致死不误。儿童之患此症者,何其不幸也,亦可悲矣。予自悟此理,依此法活儿童甚多,难以尽述,姑举其初悟颠末以示后云。
(《奇效医述》卷二)
〔评按〕面赤、身热、口渴等症状,小儿热泻可有,虚寒亦可出现。因此两者的鉴别诊断,必须结合其他见症,以及对病情的动态观察。聂氏诊此例患儿,着眼于“神气困倦”,并慎用小剂量药物试探,终使虚寒泄泻得以确立。他所指出的小儿泄泻中极虚似热之理值得我们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