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7 关幼波治黄疸(迁延性肝炎)案

毕XX,男,26岁,1963年10月15日住院。

主诉:两眼轻度发黄已两年余。

现病史:患者于1961年9月发现面目皮肤发黄,食纳不佳,经医院检査诊断为病毒性黄疸性肝炎,服用中西药,自觉症状好转,但眼睛发黄未完全消退,肝功能异常。1962年10月经肝穿活组织检查符合迁延性肝炎诊断。1963年10月15日住院,当时自觉疲乏,右胁痛,疲倦后加重。

检查:面色无泽,巩膜微黄,肝在右肋下可触及边缘,质软。脾在肋下1厘米可触及。化验检査:黄疸指数20单位,血胆红质定量2.2毫克%,谷丙转氨酶25单位(正常值21单位以下),麝香草酚浊度试验5单位,麝香草酚絮状试验(-),血浆白蛋白3.08克%,球蛋白2.02克%。

舌象:舌苔薄白,舌质正常。脉象:沉缓。

西医诊断:迁延性肝炎。

中医辨证:脾阳不振,寒湿凝聚,发为阴黄。

治法:温振脾阳,祛湿散寒,活血退黄。

处方:茵陈60克 郁金10克 生芪12克 党参15克 干姜6克 炮附子10克 茯苓15克 白术10克 生甘草3克

治疗经过:服上方6剂后,原方加泽兰15克,继续服药14剂,症状稍有改善,复查肝功能,黄疸指数9单位,胆红素0.8毫克%,谷丙转氨酶12.5单位,麝浊6单位,麝絮(-)。效不更方,继服上方共计三月余。其间曾复査肝功能4次,均属正常范围。血胆红质均在1.0毫克%以下,血浆白蛋白4.25毫克%,球蛋白2.55毫克%。体检:肝在肋下仍可触边,脾未触及。症状消失,于1964年1月31日临床痊愈出院。

(《关幼波临床经验选》第19页)

〔评按〕本例从四诊所见,似乎不是典型阴黄,但是,关氏参考本病例的发展经过,抓住面目微黄而无泽、脉沉缓、无热象这几个主要环节,从阴黄论治,采用温阳散寒、祛湿活血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若一见黄疸就清热利湿,过用苦寒,势必中伤脾胃,反而使病情加重。另外,方中郁金活血化痰,泽兰活血利水,也都比较明确地反映了关氏的治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