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9 赵锡武治暑温案
李XX,男,8岁。1957年8月14日初诊。
暑温已有四日。第一日晚上开始发热思睡;次日即有头痛、恶心呕吐;第三日发热更高,体温40度,下肢微厥。今日高热(体温40度),无汗,神识不清,皮肤灼热,唇干面赤,两眉紧皱,项背强直,协热下利,舌苔厚腻,脉浮而数。证属暑温兼湿,湿热内迫之候。亟宜清暑燥湿,凉解表里,佐以芳香搜邪。
葛根三钱 黄芩二钱 黄连一钱五分 甘草三钱 麻黄一钱五分 生石膏一两(研细) 杭白芍五钱 鲜菖蒲四钱 局方至宝丹一粒(分化)
8月15日二诊:上方连投两剂,身有粘汗,体温下降到38.8℃,但仍协热下利,日行十余次,舌苔厚腻,两脉细数。此为暑邪稍解,而湿热偏重。仍宜清热去湿,不必过于凉解。
葛根三钱 黄芩二钱 黄连一钱五分 生甘草三钱 杭白芍五钱 鲜菖蒲三钱 鲜芦根一两 鲜茅根一两 茵陈五钱 银花四钱 连翘二钱 大青叶三钱 局方至宝丹一粒(分化)
8月16日三诊:二剂后,身热减退,热利已止,神识亦有清醒。但仍然项背强直,牙关紧闭,唇齿干燥,舌苔黄腻,舌质尖红,两脉细数无力。此乃暑邪渐解,湿热未化,复因暑热伤阴,成阴虚兼湿之候。法宜育阴和阳,佐以芳香化浊。
麦门冬四钱 细生地五钱 西洋参一钱五分 杭白芍三钱 生山药一两 生甘草二钱 广藿香二钱 茵陈五钱
上方二剂之后,热退神清,能自进饮食。后以养阴增液法调理善后,先后以增液汤、复脉汤、三才汤加减治疗十余日,于9月9日痊愈出院。
(《中医杂志》1958,7:476)
〔评按〕证见高热、惊风、下利,乃暑温兼湿,湿热内盛之候,故用葛根芩连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清热燥湿,表里双解,并佐以芳香开窍,熄风镇惊之品。药后热退表解,则主予清热去湿之剂。三诊时暑邪将尽,惟气阴已伤,故以养阴化湿为治。邪盛时主以去邪,邪去则主以养阴,乃暑温之一般证治规律,本案即充分体现了这一证治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