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叶天士治胃阴虚案(二首)

钱 胃虚少纳,土不生金,音低气馁,当与清补。

麦冬 生扁豆 玉竹 生甘草 桑叶 大沙参

王 数年病伤不复,不饥不纳,九窍不和①,都属胃病。阳土②喜柔,偏恶刚燥,若四君、异功等,竟③是治脾之药,腑宜通即是补,甘濡润,胃气下行,则有效验。

麦冬一钱 火麻仁一钱半(炒) 水炙黑小甘草五分 生白芍一钱。临服入青甘蔗浆一杯。

(《临证指南医案》卷三)

〔注释〕

①九窍不和:此指与胃肠相关的孔窍出现了异常现象,诸如咽干口燥、舌红少苔、大便不通调等。九窍:即两眼、两耳、两鼻孔、口、尿道和肛门,《难经》言九窍有舌与喉,无尿道与肛门。

②金阳土:代指胃腑。

③竟:终究。

〔评按〕金元时,东垣创脾胃内伤学说,治病主于补脾、升阳、除湿和甘温除热,并制补中益气汤等方,其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惟对胃阴认识不足是属缺陷。叶天士在推崇、继承东垣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养胃阴”学说,并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治胃方法。上列例案,即体现了叶氏在此方面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经验。二例俱属胃阴虚证。胃阴不足,胃体失养,纳腐无力,津亏源乏,腑气不和,必见脘痞不饥,不思饮食,咽干口燥,舌红苔少,肌肤燥热,少气懒言,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等证。此外,胃体阴虚,“不荣则痛”,胃脘隐痛亦属必然之证。案中沙参、麦冬、玉竹清养胃阴,生扁豆健脾除湿而无燥烈之性,桑叶清散阴虚之热,火麻仁润下通腑,白芍、甘草酸甘化阴,合方则甘润清补,颇宜于阴虚胃病。后世有将钱案中方提出,命名为“叶氏养胃汤”,用于治疗胃阴虚者,疗效十分显著。而我们通过临床实践体会到,将两案中方药合用(即钱案方中加入火麻仁、白芍)则效果更好。因为,“腑宜通即是补”、“胃宜降则和”,清养胃阴固然可使津液来复而胃腑通降,但不如直接通降腑气的火麻仁作用迅速;白芍合甘草,既可酸甘化阴以养胃,又可缓急止痛以安胃,用于阴虚胃痛作用明显。如果阴虚较甚,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酸缺乏者,尚须加入乌梅以助酸甘化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