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3 张羹梅治荨麻疹案
邰XX,男,40岁,1960年10月30日初诊。
主诉:遇冷即发风疹块已十年。
病史:每到冬天,遇风遇冷即起风团样皮疹,皮疹高出皮肤,皮色发红,搔痒;如将手浸入冷水,即发皮疹,浸到哪里,发到哪里。到了夏天,风疹块发作即停止。
诊断:荨麻疹(寒冷性)。
中医辨证:每遇寒风冷雨,或将手浸入冷水,所浸之处,即发风疹,作胀发痒,颇苦之。脉沉细,苔白腻。阳不足以去寒,寒冷乘虚而袭之,交争于肌肤,则发风疹矣。治宜温阳、助阳为主。
附子6克(先煎) 肉桂2.4克(后下) 鹿角片6克 巴戟天9克 仙灵脾9克 仙茅12克 熟地12克 淮山药9克 山萸肉9克 云茯苓9克 泽泻9克 炙甘草3克
疗效:在服药过程中,患者自觉有口干、咽痛等症,改用首乌、玉竹、忍冬藤等药。当口干、咽痛等症消失后,再用上方加减治疗。服药至11月14日,遇风冷后,风疹块发作较轻。上方再服七贴后,用手浸入冷水,已不发作。自后,即以上方加减调理,至1967年2月10日以后,正是冬季腊月,吹冷风、浸冷水,已不发风疹块。
(《临证偶拾》第90页)
〔评按〕本例荨麻疹每遇冷而作,张氏辨证审其病机乃阳虚于内,寒邪乘虚侵袭,交争于肌肤而发风疹块。治宜温阳散寒、袪风利湿,方用右归丸。然而右归丸本属益火之源、培补肾阳之方剂,与本案证情并不完全合拍,必得对该方进行改造,使之切合具体病情方可。遂于方中加茯苓、泽泻,以利风疹之水湿;易杜仲、菟丝子为仙茅、仙灵脾,取其散冷风、益肾阳,从而取得良好疗效。方药运用之妙,存乎于人。